新闻中心

艺术生终于迎来国务院最有力的政策支持!

虽然当下艺术生的规模已经突破100万人次/年,约占考生总人数的10%,按照13个学科大类来算,艺术生的比例算是超过平均水平了。其实我国在发展初期对艺术教育并不够重视,甚至连艺术学这个学科门类都是2011年才审批通过的,早期学艺术的学生拿到的基本都是文学学位。近年来,随着艺考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成功,艺术生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升学压力不断攀高,这反过来又促进了考前培训行业的繁荣。
 
有的人会觉得这样的发展模式并不合理,然而正是这看似不太合理的轨迹在十多年间完成了全民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普及工作,也给之后国家关于艺考的各项改革打好了基础。试问,如果没有现在这高达百万的艺考生群体,各大艺术院校到哪里去选拔最好的人才?教育部关于提高艺术生文化素养的文件又该如何去落实?
 
 

//

 
 
商业发展当然也会带来弊端,最典型的就是功利主义,刚刚步入新世纪的那几年里,恰好又是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时候,情形是有那么一点点混乱的,有些独立学院甚至在没有等到教育部批文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的借用母校指标招收了第一届的学生。普通类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需要单独组织校考的艺术专业了(当时很多省份还没有美术统考),现在坊间流传的各种操作传闻大多都是自那个时候起源的。
 
2007年,教育部第一次发文整肃艺考市场,规定了校考合格证最多只能发放4倍;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必须承认省统考成绩,不得单独组织校考;同时亦明确规定,艺术类学生不能转入非艺术专业学习。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不得组织校考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特殊规定,这一规定在艺考市场趋于稳定数年之后便被取消了,但另外两条至今仍保留了下来。
 
教育部前脚规定艺术生不能转入非艺术专业,高校后脚就有大量的非艺术专业转而通过艺考招生,选修过政治的同学肯定有听过,市场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而且这双手常常很不听话,哪里可以获利,这双手就会把资源引向哪里。
 
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考生群体最大的痛点都是考大学难,至于考上以后学啥反倒是其次的。很多与艺术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关系的专业,如果转为按照艺术类招生,文化成绩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两三百分,这里面其实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越来越多的专业都加入了艺考大家庭,当然,这必然会引起主管部门的警觉。
 
2009年,教育部再度发文,清理审核各种非艺术专业按照艺术类别招生的行为,社会工作、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烹饪与营养教育、文秘教育、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媒体技术、城市规划、园林和旅游管理11个专业自2010年起不得再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2011年,艺术学学科门类获批,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业设计、建筑学等不授予艺术学位的专业退出艺考圈;2014年,学前教育也被排除在了艺考范围之外。
 
对于可以授予艺术学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和文化产业管理4个专业,2014年的文件中规定可以继续按照艺术类别招生,但不能单独组织校考,且录取文化分数线不得低于院校普通类专业所在批次控制线;2017年的新文件中要求上述4个专业必须安排在普通批次招生,但可以对考生艺术统考成绩提出要求,这一规定一直保留到今年的文件中。
 
至于文件中提到设计学类要求文化分数达到普通本科线的问题,个人认为暂且还不需要过于担心,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三年过渡期的概念,就是说这一规定在2021年之前暂时还不会全面实施。教育部未来的规划是消灭录取批次,浙江省本专科现在就已经合并了,而到了2022年,全国各省录取制度也都改革的差不多了,慢慢就没有本科批次的概念了,你还担心个啥呢?
 
插叙一个小例子,暨南大学动画专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考生文化成绩不得低于学校普通专业所在批次文化控制线,因为浙江省普通批次是不分本专科的,非要说控制线的话就是普通三段线,也就是264分,所以今年暨大动画在分本一、本二批的省份是按一本线算分的,在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是按本科线算份的,而在浙江省,其实是按264分算的。这个消息出来的比较晚,我们没有来得及广泛通知,所以今年报考暨大的浙江学生普遍文化分数都不低,联考87分被录取的那位同学文化其实也有480多分,只不过,确实没上普通二段线。
 
 

//

 
 
十几年来的各种规定,说来说去都是变着法儿的在限制艺术生,尤其是艺术生不能转入普通类专业的规定,虽然可以防止通过学艺术考上大学以后再改专业的功利主义者,但总给人一种艺术生低人一等的错觉,学艺术也仿佛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一般。终于在这个月初,艺术生总算迎来了一份彻底被公平对待的文件。
 
2019年7月9日,国务院学位办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①.艺术生可于在校学习期间在其它12个学科大类中选择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直接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辅修学位在很多大学早有开设,但一般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发放学习证明,本次文件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承认辅修学位,并直接写入毕业学位证书,其含金量较之前有了质的改变。
 
②.艺术生可以报考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本科毕业并达到学位要求的,直接授予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两个学位均列入其中。
 
双学位在之前只是以校方为单位开具的学习证明,现在则是进入到国家承认的层面,唯一的缺陷是,开设双学位项目的两个专业必须分属不同的学科大类,且要同时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满足条件的学校基本都是综合类大学,美院是不太可能推行了。
 
③.合作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之间可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校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
 
这一规定也可以认为是上海、武汉高校联合办学模式向全国范围的推广。
 
④.取消第二学士学位。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第二学士学位是本科毕业后通过二次考试重新进入另一学科门类的某一专业继续学习并获取的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学制是额外的两年,所以这个跟双学位、辅修学位从本质上是不同的。第二学位受国家认可,就业时等同于研究生学历。这些年随着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发展,第二学位招生的学校数量越来越少,2018年仍旧对外招生的学校仅仅只剩下9所。现在政策层面承认双学位和辅修学位了,第二学士学位退出历史舞台也就不难理解了。
 
 

//

 
 
注:
新文件从政策层面肯定了艺术生在大学期间辅修其它学位,甚至是修习双学位的做法,并且修习成功后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学位证书,所以我们说这是第一份彻底公平对待艺术类考生的文件。
 
艺术本来就是一个跨类综合学科,学视觉传达设计的以后大可以去辅修广告学或是传播学,学环境设计的也可以去辅修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学数字媒体艺术的如果可以拿到计算机类的辅修学位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当然,这个也会增加大学期间的学习负担,不出十年,除了要拼主修专业水平,辅修专业也必将会变成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不知道对屏幕前的各位来说,这一变革究竟是喜是忧。